在线客服
国东铜棒
国东铜棒
国东铜线
国东铜线

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佛山市国东铜材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0757-85509938

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铜材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31 14:37:18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报告显示,我国铜材出口近年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在建筑、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对铜材的消费也呈稳步上升态势,需求增速远远高于产量增速。2004年,我国铜材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5年,国内铜材产量达502万吨。2006年1~9月,我国出口的铜材为42.6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26.0%。
    中国铜材出口大幅增加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材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铜加工和消费格局的重大改变。

    一、中国需求增加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电解铜表观消费量368万吨,铜材表观消费量568万吨,但2005年中国自产铜仅76万吨,铜精矿和铜材的进口量分别达405.9万吨和119万吨。2005年,中国铜产品进口额为162.1万吨,出口为26.3万吨。
    而自2000年以来,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在铜需求的绝对水平,还是在占全球铜消费的比重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即便是在铜消费最旺盛的2004年,美国的铜消费量与2000年相比的绝对值也下降了约80万吨,降幅高达24.7%;占全球铜消费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1%降至2004年的14.5%左右。在此期间,欧盟15国铜需求也下降了22.9万吨,降幅为5.7%;日本下降约7万吨,降幅2.2%。上述主要传统铜消费大国占全球铜需求的份额,从2000年的56.6%降至2004年的45.3%,降幅达11个百分点;而整个西方世界的铜消费总量,也从2000年的1266.9万吨,萎缩到2004年的1227.4万吨。
    与此构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的铜需求高速成长,在全球铜消费增长中居压倒性的主导地位,几乎占据了2000年以来全球所有的需求增长部分。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中国铜消费的绝对量增加了约135万吨,累计增幅高达70%;中国铜消费占全球的份额,从2000年的12.7%,攀升至2004年的19.7%。自2000年以来,中国铜需求保持年均15%左右的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铜需求进入饱和状态,而且铜消费基数大,增长出现停滞或徘徊都属正常现象。但近几年,中国和西方世界在铜需求方面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差和严重的“此长彼消”,格外引人瞩目的。除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动的铜消费跳跃式增长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大规模向中国的转移。

    二、全球铜加工和消费格局的重大改变

    (一)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带动铜产品消费同步转移
    1992~2004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5370亿美元,年均增幅约30%。伴随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强劲增长,国外制造业也大举向中国进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经济或生产要素在区域上的重新配置,是不可避免的。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还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或一般制造业,而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或装备制造业则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实施产业转移的重点。
     全球制造加工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无疑会同时引发全球铜加工、消费格局的重大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铜加工中心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精铜消费增加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电力电子、通讯、汽车、建筑和家电等耗铜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铜加工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不仅国内企业大量投资兴建铜材加工厂,也吸引国外资本的强烈投资兴趣。有关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有700家,其中合资、外商独资企业30家,港澳台合资或独资企业则达到66家。目前,世界铜加工巨头纷纷移师中国,已经或将在中国投资设厂、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的,就有日本三井、三菱、福田铜箔,德国威兰德、北德金属,美国奥林黄铜公司、耶兹公司,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加拿大VICEROY-CAPITAL公司等。此外,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许多铜加工企业,也不断在江浙沿海地区投资设厂,世界铜加工中心开始向中国转移。例如,世界最大的铜产品上市公司、最大的铜杆制造商和最大的电磁线制造商之一--美国的菲尔普斯道奇集团,在苏州设立独资企业,生产高品质的漆包线,第一期产量就达8160吨。
    2.耗铜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带动铜终端消费链的转移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部分与铜产品消费相关的产业链,也随之迁移到中国。原来在发达国家消费的铜制品,就体现为中国的需求量。例如中国电子工业快速发展,市场对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近年来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电路板厂相继移师中国,仅广东沿海一带就有100多家多层电路板厂,从而带动了中国电解铜箔加工的迅猛发展。其产品不仅替代了部分进口,而且大量用于出口,2004年,我国铜箔的出口量占整个铜材出口的比例高达47%。
    (二)中国的直接铜消费,转化为发达国家的“间接”消费
    1.铜材出口增长迅猛
    中国对铜资源的饥渴需求,并非都用于国内消费,其中,部分半成品或铜制品直接用于出口。中国铜材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铜产品供过于求。如,空调所用的铜盘管在2002年就出现过剩,低档次的普通铜箔和铜板带产品也出现同样情况,只能通过出口来加以消化。2004年,我国铜材出口量达到38.99万吨,同比猛增67.9%。从出口结构看,铜箔、铜管和铜板带的比例分别为47%、29%和13%。200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铜材22万吨,同比再度增长23.4%,全年出口量有望达到约45万吨。
    与铜材出口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铜材进口速度却呈严重萎缩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铜材加工行业大力发展,铜材加工能力尤其是高端铜材加工技术在不断提高,减少了对高档铜材的进口需求。实际上,中国的铜材进口90%以上采用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形式,其制成品绝大部分以机电产品、铜制成品等终端产品的方式出口返销,其数量占其出口贸易方式的90%左右。
    尽管中国铜资源缺乏,但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铜加工材及其他制成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截至2004年底,中国的铜材加工能力达500万吨,产量为416.5万吨。而在未来2~3年内,中国铜材加工新增产能将达到165万~200万吨,即便按照83%的产能利用率计算,也远超过中国对铜材的实际需求。因此,中国铜加工材将继续面向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而这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对精铜、废铜等其他铜资源的供需矛盾。看来,“两头在外”并非中国铜加工业的合适选择。
    2.铜消费终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
    机电业是主要的铜消费行业之一。2004年,我国家电、电子和机械制造业用铜量,占全部铜消费比例超过34%,机电产品的出口,实际上意味着铜终端产品的出口。2004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达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3%,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54.5%,连续10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的地位;占世界机电贸易的比重由1996年的2%提高到7%,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的位次,也由1996年的15位,晋升为第4位。目前中国制造的彩电、DVD视盘机、移动电话、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空调器、集装箱、电动工具、微波炉等产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均跃居全球首位;摩托车等商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而这些机电产品,许多都是耗铜产品。用铜终端产品大量出口的现象表明,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间接消费铜,“中国制造”不过起到二传手的作用。
    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的分析指出,在过去4年中,美国的铜需求有3年下降,并且与整个工业生产走势严重背离,这主要是铜制成品(线杆等)和下游产品(包括制造业产品和消费耐用品)进口增长所导致的。进入美国的这些产品,正是从中国转出的,只不过铜消费模式发生了转变:通过终端产品的媒介作用,实现名义上的“转移”,从以往对精铜的直接消费,转变为对含铜消费品的间接消费。
    正是通过这样的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厂,并带动了铜消费地域的重新布局。在中国对铜需求的巨大增加部分中,实际上有一部分本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需求,只不过在加工制造业处于优势的刺激下,出现了铜消费地域分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对铜的需求,除了部分自身的实际消费增加外,其实有相当部分属于“替代消费”。

    三、铜材出口快速增长引发三大隐忧

    1.我国是铜的消费大国,在国内供给尚且不足的情况下,铜材的大量出口使国内供给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市场空白只有依靠进口铜材来弥补,导致对进口铜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目前我国有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2004年底能力的1.3倍,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的新冶炼能力。由于铜冶炼属于“三高”行业,铜冶炼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给国内资源、能源以及环境增加压力;
    3.随着铜冶炼产能的扩张,国内铜矿自给率仅有20%~30%,缺口则通过外购弥补。国内对国际铜矿需求的持续高涨,势必拉高铜矿的进口价格。相比之下,铜材价格则可能在产能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持续走低,双向挤压将使铜冶炼行业陷入困境。
    为此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铜材出口的调控力度,同时提高铜冶炼企业的集中度,逐步淘汰污染大、耗能高的炼铜工艺,缓解由此对国内环境、能源等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2)在不断扩大对国内铜矿资源勘探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与国外铜材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